|
新民黨 要求推出第三輪「防疫抗疫基金」
新聞稿,焦點
2020 年 4 月 24 日
特區政府於4月8日宣布第二輪「防疫抗疫基金」,推出合共1,375億元的紓解民困措施,新民黨表示歡迎。然而,仍有不少受影響的行業及基層市民亟待支援,未能在早前的措施中受惠。雖然本港疫情稍有緩和,但經濟復甦無期。就此,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女士、常務副主席黎棟國先生、副主席容海恩女士,及副主席潘國山先生,今天 (24日)會見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先生,及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先生,建議政府推出第三輪「防疫抗疫基金」,涵蓋七個範疇(下段詳述)。
會議後新民黨會見傳媒,主席葉劉淑儀女士表示:「今天新民黨會見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先生,了解到政府早前推出兩輪的『防疫抗疫基金』,能夠幫助約300萬人,但仍然有些行業及基層市民未能受惠,希望可以推出第三輪基金加以執漏。」
她又補充,近日收到很多印巴籍人士求助,因印度封關,滯留當地的印巴籍港人未能回港,很多國家或地區都可包機接載居民回去,印度駐港總領事已表示如港府提出包機安排,會加以協助,新民黨要求政府盡快行動。
常務副主席黎棟國先生關注政府第一輪防疫基金,向前線保安及清潔員工發放每人每月1,000元,但因收到投訴指有關津貼每大廈只有6個名額,又不能平均分配,措施有所不足,提議放寬有關津貼的名額限制。
新民黨建議政府應盡快推出第三輪「防疫抗疫基金」,涵蓋以下七個範疇:
涵蓋美容師、化妝師、攝影師、補習老師、中醫、音樂導師、體育教練及設計師等多種不同職業。求助者中不乏單親家庭、基層青年及單身人士等弱勢社群,但他們普遍表示,渴望自力更生,絕不希望依賴綜援。新民黨建議,政府向上述類別人士發放5,000元的津貼,為期六個月,執行細節交由政府研究,盡快為這群「漏網之魚」提供協助,避免他們跌入綜援網或淪為長期失業。
受全球疫情蔓延影響,多國已暫停輸出外傭,導致外傭中介公司收入大跌。由於中介必須處理僱主查詢及支援已抵港外傭等事宜,無法以停業或裁員削減開支。業界擔心出現倒閉潮,影響大批外傭及僱主。
新民黨建議,政府向擁有領事館及勞工處牌照的外傭代理公司發放8萬元資助,與零售業的做法一致。據業界指出,現時全港約有650間符合以上資格,而勞工處應備有完整資料,可按牌照資料審批申請,預計建議涉及約5,200萬元。
政府於第一輪防疫抗疫基金推出「抗疫辛勞津貼」,向前線保安及清潔員工發放每人每月1,000港元,為期四個月。然而,每幢大廈的名額只有六個。根據網上資料,若員工人數超出上限,申請人不能平均分配資源,只能由申請人支付餘下員工的津貼。新民黨接獲數個法團投訴,指安排等同向法團及業主開刀,並批評相關訊息混亂,擔心誤墮法網。我們要求當局放寬名額限制,並敦促物業管理業監管局有必要公開釐清申請準則,並容許申請人平均分配資源。
由於疫情肆虐,對零售業造成沉重打擊,業界反映希望當局可加快審批過程,以解燃眉之急。同時,不少服務行業,例如美容、美髮、美甲及中藥店等,在提供服務時亦同時從事零售業務,因此希望當局能夠放寬「主要及實質業務為零售」的申請要求,按個案實際情況審批,放寬申請門檻,涵蓋更多受影響的商戶。
NSW Government offers $440 million land tax break to support tenants and landlords, 13 April 2020,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