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
認識容海恩
文章
立法會事務
影片集
香港人口政策與措施倡議書
職位空缺
聯絡我們
新民黨網站
葉劉淑儀網站
黎棟國網站
陳家珮網站
何敬康網站
  • 新聞稿,焦點
  • 新民黨 會見財政司司長 提交財政預算案建議

新民黨 會見財政司司長 提交財政預算案建議

日期︰2018 年 12 月 6 日

政府明年二月將公布2019年至2020年度財政預算案,新民黨今天(6日)會見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先生,提交財政預算案建議(詳細內容見附件),涉及土地供應、關顧基層、支援中產、醫療服務、教育政策、長者福利、社區規劃及象牙貿易等方面,共21項建議。

新民黨主席暨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女士、副主席暨立法會議員容海恩女士、南區區議員陳家珮女士、灣仔區區議員李文龍先生、西貢區區議員譚領律先生、屯門區區議員蘇炤成先生,及元朗區區議員黃卓健先生代表出席會議。

經濟展望不樂觀 政府宜審慎理財

新民黨主席暨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女士表示:「我們今天與財政司司長會面討論今年財政預算案,已協議互不引述。我先說說對未來一年宏觀經濟環境及政府應有策略的看法。」

「首先,眾所周知,未來環球經濟發展,有很多不明朗因素,除了中美貿易矛盾之外,美國的經濟可能『見頂』,利息趨升,香港的股市及樓市大致『見頂』回落,種種因素,令明年經濟展望不見樂觀。稅收方面,可以預期,政府抽出很多土地發展公營房屋,加上山頂土地流標,股市及樓市交投回落,未來稅收會大幅減少。另外,我們亦預料政府未來財政盈餘會大幅減少,加上了解到政府應會預留資源應付來年經濟可能逆轉,政府需要採取財政措施支援企業,因此新民黨今年沒有對政府提出多項巨額舒緩措施要求。」

支援基層 扶助老弱

「一如既往,我們要求政府舒緩基層生活需要,建議公屋免租一個月。另外,我們要求扶貧助弱綜緩及公共福利金出『雙糧』,發放額外一個月金額的補助,支撐弱勢。至於退稅與否,則交由財政司視乎今年財政狀況而定。」

葉劉淑儀女士稱:「因來年經濟狀況不明朗,加上預期經濟增長放緩,我們留意到過去兩年,特首施政報告大幅度增加經常性開支,自回歸至2016-17年度,政府總開支增幅為151%,而收入增幅只有77%。2017年及2018年的施政報告中,新增的經常性開支分別達77億元及51億元。投放教育的經常性開支,較2013-14年度增33%。我們認為按目前經濟環境,政府應該審慎理財,未來不可以隨便大幅度增加經常性開支。」

「我們亦建議按年齡調高生果金的發放金額,年滿80歲金額提升至1,600元,年滿90歲金額則增加至1,800元。另外,我們建議將整個公共福利金計劃應用於『廣東計劃』及『福建計劃』上,再逐步取消離港限制,並加強私營社區網絡,減低對安老院舍的需求。」

關顧幼兒及特殊教育小朋友需要

南區區議員陳家珮女士關注社區託兒服務,「近來社會關注,幼兒支援少,很多在職母親當生了孩子,要不聘請外傭,要不辭去工作照顧幼兒,壓力很大。我們明白增加託兒中心不是短時間可成事,希望政府能夠在十八區的『鄰里支援幼兒照顧計劃』多加支援,資助名額加至每區最少100個,預計涉及額外開支約4,000萬元,相信政府可以負擔。」

「對於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小朋友,他們需要輪候做評估,所花時間很多,若得不到適時支援,過了治療的黃金時間影響他們的發展,因此希望政府投放多資源,作公私營合作,令有特殊需要的小朋友,確保他們在6個月內得到評估及適時支援。」

醫療服務

葉劉淑儀女士關注改善醫療服務:「有見眼科新症輪候時間越來越長,例如九龍東聯網新症輪候最長要169星期,最近報導醫管局流失很多眼科專科醫生,我們建議財政司擴大公私營合作,過往白內障手術的公私營合作成功,希望未來擴大公私營合作,涵蓋眼科新症,讓更多病人受惠。另外我們亦建議在沙田圓州角門診設立24小時門診服務,可減輕對威院緊急服務的負荷。」

容海恩女士補充:「醫療公私營合作,我們亦希望可擴闊到危疾癌症病人的篩查,因見到很多癌症病人,到公立醫院接受診症、確診到治療的時間往往很長,影響到適切的治療,如果能夠安排讓病人到私人醫療中心去進行檢查,診斷時間相信可以加快,作出適切治療。另外,我們亦建議加強夜診服務,讓急症室分流病人。」

引進租金扣稅及外傭扣稅

新民黨建議政府為租住私人樓宇而全年收入介乎132,000元至700,000元的人士,引入租金扣稅安排,以100,000元為扣除上限,並研究加強對低收入租戶的支援。副主席暨立法會議員容海恩女士表示:「就租金扣稅,去年財政司表示有意推行租金扣稅,但因行政或系統計算問題未能做到,我們期望今年政府在租務政策方面有可能推出,期望今年財政預算案可以實行。」

葉劉淑儀女士表示:「我們建議聘請外傭人士可獲扣稅,因對很多中產而言,聘請外傭是很大的負擔,需要支付薪金、中介費用、機票等等費用,希望引進聘請外傭扣稅額,讓相關人士受惠。」

其他詳細建議內容請參閱附件新民黨財政預算案建議書。


下載新民黨財政預算案建議書

附件一 研究訂立規管分間樓宇單位的條例

附件二傅曉琳出席立法會少數族裔權益事宜小組委員會公聽會

附件三 新民黨促請港鐵公司主動檢討票價調整機制

加快創科發展 提振經濟動能  
  文章  
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日前公布了2024至25財政年度財政預算案,當中接納了不少新民黨的建議,如為樓市「撤辣」等。整體而言,筆者認為預算案在目前經濟情況下做到穩中求進,在外圍環境仍充滿不確定性的情況下致力開源節流,既推動「能者多付」,向高收入納稅人、高租值物業徵收額外稅率及差餉,藉以增加庫房收入;亦盡量減少對基層生活的影響,能夠平衡政府財政和民生需要,是值得支持的一份預算案。   優化智慧政府支援中小企   筆者尤為關注預算案中創新科技、人工智能、支援中小企、文化旅遊等幾個範疇。在創新科技方面,去年的預算案政府已預留100億元推動生命健康科技的發展,而今年則將相關款項的運用情況寫得更加清晰,包括設立生命健康研發院、加強臨床試驗平台、為新藥審批機制建立「第一層審批」等。   事實上,「十四五」規劃提出積極促進人類健康等科技開放合作,並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。是次預算案細化了相關工作,相信有助發揮香港生命健康科研雄厚實力的優勢,推動香港成為國際生命健康科技中心。   人工智能是近年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前沿領域,筆者十分支持政府撥款30億元推行為期3年的人工智能資助計劃,既資助本地大學或相關機構在科研上的突破,亦加強算力中心的網絡安全和數據保護,並致力加強推廣,吸引海內外人工智能企業和人才來港發展。加上預算案表明積極推動微電子研發,以及投放大量資源提升創科基建、研究能力以至相關人才等方面,綜合起來能夠擦亮香港創科品牌,十分值得支持。   筆者素來關注政府治理水平現代化,落實智慧政府、數字經濟,並曾建議撥款協助中小企善用科技轉型。就此,筆者十分歡迎今年預算案中有所回應,除了落實「數碼轉型支援先導計劃」,亦在「BUD專項基金」下注資5億元增設「電商易」,以及另外注資3億元設立企業版「智方便」,協助企業在使用電子政府服務時免卻繁瑣流程,體現政府在智慧政府、電子政務方面的不斷優化,有助融資,長遠亦能帶動香港擴闊科技網,相信對中小企發展很有幫助。   在文化旅遊方面,旅遊業是香港重要的經濟支柱之一,而三年疫情對業界打擊甚大,疫後復常後,訪港旅客人數也暫時未完全回復到疫前水平。筆者曾就此建議政府因應旅客旅行模式的改變推出「活力生態遊」,善用香港郊區、單車徑等設施推行「深度遊」。筆者歡迎政府接納有關建議,在財算案提出,旅遊發展局會推動以「城市漫步」等為主題的「沉浸式深度遊」,亦會推動遠足、單車、直立板、越野跑等嶄新內容,相信能夠針對年輕客群帶動香港旅遊業復甦。   至於政府增撥10.9億元支持旅遊事務署及旅發局舉辦的活動,筆者認為活動內容固然重要,但政府亦要鼓勵商界運用大廈外牆或隧道外的大型廣告牌,加強盛事宣傳,凝造舉辦盛事的氣氛,打造「活力香港」。   發揮優勢促進中外文藝交流   此外,筆者認為政府需要大力推動「重點演藝項目計劃」,支持具代表性的本地大型演藝作品長期公演,讓這些創作成為香港另一個文化名片。政府亦可邀請更多具代表性的演藝作品來港公演,再配合「香港演藝博覽」,為這些作品和創作精英提供交流機會和商機,發揮香港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優勢,同時加強向內地和海外推廣,幫助旅遊業復甦。   最後,筆者對於政府沒有接納新民黨下調烈酒稅的建議略感可惜。而對於去年的施政報告公布落實2萬元的新生嬰兒獎勵金,如今已略見成效,有約6000名合資格父母獲發獎勵金。就此,筆者認為政府可以考慮新民黨建議的累進式子女免稅額,藉此進一步刺激生育率。   總結而言,筆者認為新一份預算案能夠回應香港目前實際情況,能平衡經濟和民生需要,亦有考慮香港長遠持續高質量發展,是值得支持的預算案。筆者期望政府可以接納更多新民黨的意見,進一步在維持政府財政穩健的情況下,推動經濟可持續和多元發展,同時關顧基層和民生,帶動香港砥礪前行。
讉責美領事抹黑23條立法 粗暴干預中國香港事務  
  文章  
特區政府就《基本法》第二十三條(23條)立法諮詢期日前經已結束,現正密鑼緊鼓籌備將條例草案交到立法會審議,並爭取盡快通過。然而,外國反華勢力一直借機造遙生事,再次抹黑《香港國安法》和23條,其中美國駐港總領事梅儒瑞(Gregory May)煽動美資企業撤資離港,其言論不但氣焰囂張,內容更是嚴重干涉中國內政和香港事務,筆者對此予以強烈讉責和反對,促請美國停止對23條立法說三道四。 梅儒瑞於2022年上任,是次受訪是上任以來首次,訪問中他直言「《香港國安法》後,香港最不需要的就是更多、非常廣泛的新違法事項。」甚至提出釋放涉嫌干犯《香港國安法》的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,和其他因政治言論而觸犯法例的人士。有關言論直接干預香港司法,筆者認為完全不符合其外交身份,特別是香港是法治社會,享有司法獨立,任何違法行為均應當交由法庭依法審理,豈能因外國勢力的批評而隨便釋放涉案人士? 此外,23條立法將進一步築牢香港特區維護國家安全的防線,有助增強香港社會穩定,發揮香港獨特地位和優勢。事實上,政府就23條立法收集所得的逾1.3萬份意見書中,有98.64%意見是支持立法和正面意見,反映23條立法獲社會各界大多數支持,立法工作有其迫切性和必要性。然而梅儒瑞的言論無視特區政府就23立法的憲制責任和社會實際需要,肆意踐踏23條立法和《香港國安法》,與他所稱希望與香港有更好的關係全然背道而馳,嚴重背離了領事官員基本的職業操守和行為準則,提供了美國干預香港事務、破壞香港繁榮穩定的又一鐵證。 更醜陋的是,梅儒瑞在表面上仍嘗試裝成香港的朋友,試圖將「釋放黎智英」美化成可以改善香港形象,又提到香港仍有重要的商業優勢,籲官員秉持《中英聯合聲明》,並維持高度自治、五十年不變的承諾,可改善香港與美國的關係。可是近年在中國與外國的政治角力下,不論香港進行任何立法,或採取任何舉措、政策,外國反華勢力借機抹黑,而梅儒瑞一方面極力詆毀抹黑香港的經濟社會環境,又試圖干預正常司法程序,另一方面則嘗試「打親民牌」,言行矛盾,足見梅儒瑞的惡毒用心,暗裡仍嘗試在背後插刀,實屬香港大敵。 事實上,梅儒瑞政治立場先行,除了抹黑23條立法的言論偏頗誤導,更踐踏香港的法治精神,無理要求香港釋放國安罪犯黎智英,公然為反中亂港分子撐腰,其目的顯然是坐實黎智英是「外國代理人」身份,讓黎智英能夠繼續憑藉外國勢力搗亂香港。筆者認為必須予以強烈譴責,呼籲社會各界認清其劣行。 總括而言,隨著23條立法的公眾諮詢期圓滿結束,已可見社會各界對23條的熱烈支持和期望,亦反映了23條對維護香港長期繁榮穩定至關重要。筆者認為特區政府應盡快完成條例草案,並交到立法會審議,爭取早日立法減少外國反華勢力借機攻擊香港的機會,而梅儒瑞和其他外國反華政客更應當認清事實,理性認識23條立法對香港的好處,並停止一切抹黑香港、干預中國內部事務的言論和行為。 新聞鏈接: 《來論|讉責美領事抹黑23條立法 粗暴干預中國香港事務》 https://www.dotdotnews.com/a/202403/04/AP65e56a10e4b0737137a2fe23.html 新聞来源: 點新聞 本文著作權歸點新聞平台所有,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點新聞,商業轉載請聯繫點新聞info@dotdotnews.com
村代表選舉結果  
  文章  
2023年鄉郊代表選舉投票已於1月8日舉行,新民黨前青年委員會副主席廖子聰參選競逐沙田區「烏溪沙及長徑」原居民代表,並成功當選。 廖子聰於2015年加入新民黨,曾代表新民黨參與區議會選舉,並擔任第三及第四屆新民黨青年委員會副主席,積極推動青年發展及參與社區工作。 本人於投票日當天亦到烏溪沙為廖子聰打氣,見到子聰與居民打成一片,深受愛戴。在此祝賀廖子聰當選原居民代表,期望子聰發揮其專長及經驗,為居民服務、為居民發聲! 而新民黨社區發展主任陳家正亦參選屯門區掃管笏居民代表選舉,最終只以30多票之微惜敗,可說雖敗猶榮。 陳家正2019年加入新民黨,亦代表新民黨參與區議會選舉,至今仍致力於地區工作,為市民服務。 雖然結果不盡相同,本人仍十分高興黨內年輕人決心為社區貢獻自己力量,利用自己時間服務居民,希望各位年輕人把握機遇,發展所長。

關於容海恩

容海恩 Eunice Yung,於2016年1月加入新民黨,是香港一名大律師及建制派的政治人物。
她於2016年第一次參選立法會議員(新界東)並成功當選。現為「香港青年專業網絡」主席及香港立法會議員。


Copyrights Eunice. All Rights Reserved.

聯絡我們

香港中區立法會道一號立法會綜合大樓805室
2877 2717
2877 2727
地區辦事處及更多資訊

網頁導航

首頁

認識容海恩

文章

立法會事務

影片集

香港人口政策與措施倡議書

職位空缺

聯絡我們

新民黨網站

葉劉淑儀網站

黎棟國網站

陳家珮網站

何敬康網站